[1] |
陈志刚,王青,黄贤金,等.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4):457-458.
|
[2] |
孙希华. 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1,3(1):27-31.
|
[3] |
林巧莺,林广发,陈志鸿,等.近20年来厦门市滩涂养殖时空演变与政策驱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2):9-13.
|
[4] |
张红,杨小唤,王新生,等.荆江分洪区人口分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2):24-30.
|
[5] |
丁焕峰,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延边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0):1629-1633.
|
[6] |
过仲阳,林珲,江吉喜,等.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传播成因[J].地球信息科学,2003,5(1):5-10.
|
[7] |
王伟.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重心轨迹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53(3):20-28.
|
[8] |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2):249-254.
|
[9] |
姚士谋. 闽南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8(4):5-8.
|
[10] |
曾月娥,伍世代,李永实,等.基于GIS的泉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95-98.
|
[11] |
黄如良. 服务业非均衡分布与区域发展——厦漳泉地区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6(6):7-12.
|
[12] |
林树枝,许海溪,杨权.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及对策研究[J].建设科技,2011,10(21):64-66.
|
[13] |
陈雯,陈顺龙,等.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重塑发展新格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9-40.
|
[14] |
王彬,王宜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11,30(10):1882-1889.
|
[15] |
李秀彬. 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19(3):254-257.
|
[16] |
杨蕾,杜鹏,夏斌.1979-2007年广东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7):70-72.
|
[17] |
慕晓飞,雷磊.东北地区重心演变及区域发展均衡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366-367.
|
[18] |
蒋天颖.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6):22-29.
|
[19] |
陈修颖.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22-29.
|
[20] |
范丽丽,李晓东.新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9,11(2):94-98.
|
[21] |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级经济差异动态研究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785-787.
|
[22] |
董光器. 城市总体规划(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