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指数 | 计算公式 | 解释 | 斑块数量NP | | nk表示地类k的斑块总数量,常用来描述景观的异质性,其值的大小与景观的破碎度有很好的正相关 | 斑块数量年均增长率 Annual Growth Rate of NP | | nb表示后期斑块数量,na表示前期斑块数量,n为时间跨度(年),解释斑块数量年平均增长的速度(%) | 平均斑块尺寸MPS | | 地类k总面积A与斑块数量之比,转化为km2。代表一种平均状况 | 最大斑块指数LPI | (100) | 0<LPI≤100,aij表示第i行,第j列斑块的面积,A为总面积(m2),决定景观的优势种 | 景观形状指数LSI | | 以正方形为标准,LSI ≥1,只有一个正方形斑块时LSI =1,形状越不规则,LSI越大 | 散布与并列指标IJI | | IJI在斑块类型级别上等于与某斑块类型i相邻的各斑块类型的邻接边长除以斑块i的总边长再乘以该值的自然对数之后的和的负值,除以斑块类型数减1的自然对数,最后乘以100是为了转化为百分比的形式 | 聚集度指数AI | | AI基于同类型斑块像元间公共边界长度来计算,当该类型中像元间的公共边界达到最大时,具有最大的聚合指数 | 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 | | 当景观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板块时SHDI =0,当斑块类型增加或者各斑块所占比例趋于相近时,SHDI也相应增大 | 香农均度指数SHEI | | SHEI等于香农多样性指数除以给定景观丰度下的最大可能多样性(各斑块类型均等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