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ng X, et al. A Study on How Humans Describe Relative Positions of Image Objects. Headway in Spatial Data Handling, Lecture Notes in Geoinformation and Cartography, 2008, 1-18.[2] 李德仁, 李清泉, 谢智颖,等. 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27(1):1-8.[3] 马林兵, 龚健雅. 空间信息自然语言查询接口的研究与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28(3): 301-305.[4] 余建伟, 李清泉. 位置感知计算中定位信息的自然语言描述[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1): 10-13, 21.[5] Nothegger C, Winter S, Raubal M. Computation of the Salience of Features[M]. //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 CiteSeer, 2004.[6] 应申, 李霖, 高玉荣, 等. LBS中多尺度空间方位的自然语言描述[J]. 学术研究, 2008, 2(1):28-33.[7] 龚咏喜, 刘瑜, 邬伦, 等. 基于带权 Voronoi图与地标的空间位置描述[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 26(4): 21-26.[8] Elias B. Extracting Landmarks with Data Mining Methods[M]. // Spatial Information Theory. Springer, 2003, 1-15.[9] 张宏, 温永宁, 刘爱利, 等. 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0] Egenhofer M, Franzosa R. Point-set Topological Spatial Rel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1991,5(2): 161-174.[11] 廖楚江, 杜清运. GIS空间关系描述模型研究综述[J]. 测绘科学, 2004, 29(4): 79-82,86.[12] 杜世宏, 王桥, 李治江. GIS中自然语言空间关系定义[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33-538.[13] 刘新, 刘文宝, 李成名, 等. GIS中位置关系的定性描述及其推理[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9, 26(2): 106-109.[14] 杜冲, 司望利, 许珺. 基于地理语义的空间关系查询和推理[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1): 48-55.[15] 张雪英, 闾国年. 自然语言空间关系及其在 GIS中的应用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9(6): 77-81.[16] 钱程扬, 龙毅, 徐震, 等. 基于 Web文本的开放式空间信息查询[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83-87.[17] 闫浩文, 郭仁忠. 空间方向关系基础性问题研究[J]. 测绘学报, 2002, 31(4):357-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