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登科,刘元旭. 李克强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强调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增强保障能力实现互利共赢[J]. 国土资源通讯, 2010, 20:4.
[2] 张志强. 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6):960-973.
[3] Justice C O, Townshend J R G, Vermote E F, et al. An overview of MODIS land data processing and product statu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83:3-15.
[4] 姜作勤,马智民,杨东来,等. 主要发达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的政策体系及其特点[J]. 地质通报,2007,26(3):350-354.
[5] 李家洋,陈泮勤,葛全胜,等.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我国下阶段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重点[J]. 地球科学进展,2005, 20(4):371-377.
[6] 叶笃正,季劲钧.迎接大气科学发展即将到来的新飞跃[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47-1052.
[7] Leemans R, Asrar G, Busalacchi A, et al. Developing a common strategy for integrativ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and outreach: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09, 1(1):4-13.
[8] 韩九曦,元春华,陈秀法. 基于MapObjects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中投影坐标转换的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7:21-28.
[9] 黄鼎成,林海,张志强.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10] 胡云锋,王倩倩,刘越,等. 国家尺度社会经济数据格网化原理和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5):573-578.
[11] 范本贤,张庆合,剧远景,等. 中国区域地质志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6):720-726.
[12] 王卷乐,宋佳,朱立君. 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集成体系的构建[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14(1):74-80.
[13] 王卷乐,孙九林.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研究与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6):839-847.
[14] 李莉,曾澜,朱秀丽,等. 电子政务——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标准体系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06(6):6-20.
[15] 蒋景瞳,刘若梅,贾云鹏,等. 国内外地理信息标准化现状与思考[J].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2(4): 8-13.
[16] 白殿一. 标准的编写[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