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3, Vol. 15 ›› Issue (6): 809-813.doi: 10.3724/SP.J.1047.2013.00809
白玉琪
收稿日期:
2013-11-21
修回日期:
2013-12-10
出版日期:
2013-12-25
发布日期:
2013-12-25
作者简介:
白玉琪(1976-),男,安徽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地球信息科学。E-mail:yuqibai@tsinghua.edu.cn
基金资助:
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项目(KLMSTA-201307)。
BAI Yuqi
Received:
2013-11-21
Revised:
2013-12-10
Online:
2013-12-25
Published:
2013-12-25
摘要: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面临着体量巨大、增量迅速、种类繁多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挑战,亟需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提高科学发现的效率。本文建议围绕科学数据、科研过程、学科交叉和国际国内合作4条主线开展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研究。该项研究需要理解该领域不同学科方向的科学数据,挖掘它们在概念、空间、时间、量纲、格式、编码等方面的联系,建立统一的数据概念模型;需要分析该领域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全过程,分析不同过程、阶段之间的共性,建立统一的研究过程模型;需要在“数据-方法-模型-系统-标准”5个层面开展学科之间的共享和集成,建立统一的数据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方法库、模型库、集成系统和标准体系;需要发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伙伴,践行开放共享的共建方案。本文最后概要介绍了这一理念的GlobalChangeOne研究项目的总体设计,以及在遥感科学、生态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系统模式、计算地球系统科学等学科方向的具体研究进展。该项研究有助于促进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多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提高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建成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共享的一体化基础平台。
白玉琪.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6): 809-813.DOI:10.3724/SP.J.1047.2013.00809
BAI Yu-Qi. Research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Global Change Studies[J]. , 2013, 15(6): 809-813.DOI:10.3724/SP.J.1047.2013.00809
[1] 徐冠华, 葛全胜, 宫鹏, 等.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J].科学通报, 2013, 58(21):2100-2106. |
[1] | 王卷乐, 魏海硕, 严欣荣, 张敏, 韩雪华.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资源环境信息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6): 1019-1033. |
[2] | 李福香, 刘殿锋, 孔雪松, 刘耀林. 基于动态模拟视角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多情景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4): 684-697. |
[3] | 邓祥征, 丹利, 叶谦, 王兆华, 刘宇, 张雪艳, 张帆, 祁威, 王国峰, 王佩, 白羽萍. 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进展与方法探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4): 405-413. |
[4] | 江东, 郝蒙蒙, 庄大方, 黄耀欢. 我国周边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方略[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1): 54-60. |
[5] | 雷莹, 江东, 杨小唤, 王建华. 水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及GIS分析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5): 64-69,127. |
[6] | 崔伟宏, 罗静.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与技术体系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1): 10-17. |
[7] | 巴柯拉诺夫P. Ya..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标准和限制(英文)[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1): 35-39,45. |
[8] | 李建林, 严泰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与技术[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1): 55-60. |
[9] | 梅新, 牛振国, 吴孟泉, 杨小冬. 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循环经济决策支持框架设计[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1): 88-92. |
[10] | 孔云峰, 林珲. 城市GIS应用与发展之案例分析与对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7, 9(1): 111-115. |
[11] | 王星星, 毕建涛, 杨帮会, 池天河. 基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服务模式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6, 8(4): 106-110,116. |
[12] | 赵军, 赵腾云, 王志安, 李仕勇. “数字东营”的城域网规划与运行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4, 6(3): 67-71. |
[13] | 伏拉季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吉库诺夫, 杜钟朴.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地图集信息系统——现状和应用前景[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3, 5(3): 112-117. |
[14] | 崔伟宏, 牛振国, 张辉, 刘东辉, 张显峰, 刘洋. 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公共信息网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3, 5(2): 63-70. |
[15] | 张雷. 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的综合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2, 4(4): 86-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