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4, Vol. 16 ›› Issue (1): 134-141.doi: 10.3724/SP.J.1047.2014.00134
李翠翠, 樊基仓, 付潇华, 樊辉
收稿日期:
2013-03-19
修回日期:
2013-08-04
出版日期:
2014-01-05
发布日期:
2014-01-05
通讯作者:
樊辉(1972-),男,江西修水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山地环境遥感研究。E-mail:fanhui@ynu.edu.cn
E-mail:fanhui@ynu.edu.cn
作者简介:
李翠翠(1988-),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遥感。E-mail:licuicui20120@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1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B06B03、2011BAC09B07)。
LI Cuicui, FAN Jicang, FU Xiaohua, FAN Hui
Received:
2013-03-19
Revised:
2013-08-04
Online:
2014-01-05
Published:
2014-01-05
摘要:
采用分坡度、分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分地类的C校正策略,对复杂地形山区Landsat TM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并运用视觉检验、回归分析和遥感分类精度将3种C校正策略的结果与传统的整体C校正进行对比,以探寻适合复杂地形山区的C校正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地形校正对影像重采样尺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整体C校正相比,采用分坡度、分NDVI和分地类的C校正策略能更好地消除原影像的凹凸感,减弱地形效应,且背阳面影像的过校正现象减少;各种C校正策略和整体C校正对Landsat TM影像不同波段的校正效果不一,其中,分地类的C校正策略对波段1、2、3和波段7的校正效果最好,分坡度的C校正策略对波段5的校正效果更佳,而整体C校正则对波段4的校正效果最好;虽然所有C校正均能有效地消除影像中的地形效应,但并未能提高影像分类精度;从不同重采样尺度C校正结果对比看,随着采样尺度增加,地形效应逐渐减弱,但并未完全消除,因此,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也不容忽视。
李翠翠, 樊基仓, 付潇华, 樊辉. 复杂地形山区Landsat TM影像C校正策略与实验[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1): 134-141.DOI:10.3724/SP.J.1047.2014.00134
LI Cuicui, FAN Jicang, FU Xiaohua, FAN Hui.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est on C-correc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Scale Effects with TM Images in Rugged Mountainous Terrain[J]. , 2014, 16(1): 134-141.DOI:10.3724/SP.J.1047.2014.00134
[1] Chen W, Cao C. Topographic correction-based retrieval of leaf area index in mountain areas[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2, 9(2):166-174. |
[1] | 蒋世豪, 江洪, 陈慧. 基于SEVI的复杂地形山区植被FPAR遥感反演与地形效应评估[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8): 1725-1734. |
[2] | 李思进, 代文, 熊礼阳, 汤国安. DEM分辨率对黄土侵蚀沟形态特征表达的不确定性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38-350. |
[3] | 孙思奥,任宇飞,张蔷. 多尺度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估算及空间格局[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9): 1308-1317. |
[4] | 陈昭, 罗小波, 高阳华, 叶勤玉, 王书敏.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重庆市地表温度空间异质性建模及多尺度特征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7): 1051-1060. |
[5] | 江洪, 袁亚伟, 王森. 阴影消除植被指数(SEVI)去除地形本影和落影干扰的性能评估与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12): 1977-1986. |
[6] | 周文臻, 陈楠. 天文辐射空间分布与尺度效应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2): 186-195. |
[7] | 徐凯健, 田庆久, 杨闫君, 徐念旭. 遥感土地覆被分类的空间尺度响应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2): 246-253. |
[8] | 郑慧祯, 陈燕红, 丁威, 潘文斌, 蔡芫镔. 地表温度扰动特性及其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10): 1529-1540. |
[9] | 穆悦, 曹晓阳, 冯益明, 曹晓明, 高翔. 地形复杂山区常用植被指数的地形校正对比[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18(7): 951-961. |
[10] | 黄骁力, 汤国安, 刘凯. DEM分辨率对地形纹理特征提取的影响[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7): 822-. |
[11] | 马明亮, 王超, 施润和, 高炜. 嫦娥一号IIM高光谱数据和月球轨道器LOLA DEM数据的配准与月表地形校正及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1): 118-125. |
[12] | 王婷婷, 杨昕, 叶娟娟, 王琛智. 不同尺度DEM的河流裂点提取及其效应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6): 882-889. |
[13] | 廖顺宝, 张赛. 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的尺度效应[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1): 8-14. |
[14] | 杨存建, 赵曦琳, 周其林, 倪静, 王琴. 丘陵地区DEM与坡度的尺度效应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6): 814-818. |
[15] | 毕如田, 高艳. 典型地貌景观指数的多尺度效应分析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 14(3): 338-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