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3, Vol. 15 ›› Issue (6): 819-828.doi: 10.3724/SP.J.1047.2014.00819
荆文龙, 冯敏, 杨雅萍
收稿日期:
2013-05-31
修回日期:
2013-06-25
出版日期:
2013-12-25
发布日期:
2013-12-25
通讯作者:
冯敏(1981-),男,甘肃庆阳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地学模型共享与集成计算。E-mail:fengm@igsnrr.ac.cn
E-mail:fengm@igsnrr.ac.cn
作者简介:
荆文龙(1988-),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E-mail:wenlong_jing@foxmail.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1364);全国生态环境10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STSN-04-0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2012ZD010);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创新研究计划资助项目(O88RA900KA)。
JING Wenlong, FENG Min, YANG Yaping
Received:
2013-05-31
Revised:
2013-06-25
Online:
2013-12-25
Published:
2013-12-25
摘要:
近地表气温是影响陆表过程的一项重要因素,中高分辨率的栅格化气温数据是生态环境、水文、水循环等模拟和分析的重要参数,获得准确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栅格化气温数据对更好地理解陆地表面过程和全球变化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气温与地形、植被等环境因子,以及地理位置的统计降尺度方法,以回归树模型建立气温与NDVI、DEM及地理位置之间的定量关系,将NCEP/NCAR近地表气温数据降尺度到公里级分辨率,并利用该方法得到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全国陆地范围1km分辨率逐月月平均气温数据。最后,采用全国380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气温数据可以有效地反映全国陆地范围气温空间分布特点和月际变化趋势,验证结果的R2范围在0.861-0.95之间,RMSE范围在1.88~2.68℃之间。
荆文龙, 冯敏, 杨雅萍. 一种NCEP/NCAR再分析气温数据的统计降尺度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6): 819-828.DOI:10.3724/SP.J.1047.2014.00819
JING Wen-Long, FENG Min, YANG Ya-Ping. A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Approach of NCEP/NCAR Reanalysis Temperature Data[J]. , 2013, 15(6): 819-828.DOI:10.3724/SP.J.1047.2014.00819
[1] 祝善友, 张桂欣.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7):724-730. |
[1] | 陈如如, 胡中民, 李胜功, 郭群. 不同数据源归一化植被指数在中国北方草原区的应用比较[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9): 1910-1919. |
[2] | 罗竹, 刘凯, 张春亢, 邓心远, 马荣华, 宋春桥. DEM在湖泊水文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7): 1510-1521. |
[3] | 李思进, 代文, 熊礼阳, 汤国安. DEM分辨率对黄土侵蚀沟形态特征表达的不确定性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38-350. |
[4] | 王春, 徐燕, 江岭, 赵明伟. 规则格网DEM局地坡面凸凹性精度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61-369. |
[5] | 赵尚民, 程维明, 蒋经天, 沙文娟. 资源三号卫星DEM数据与全球开放DEM数据的误差对比[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70-378. |
[6] | 张鑫港, 闫浩文, 张黎明. 一种用于DEM数据认证与篡改定位的感知哈希算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79-388. |
[7] | 赵明伟, 金永林, 江岭, 王春, 杨灿灿, 徐燕. 多模型协同下的城郊地区DEM构建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389-398. |
[8] | 黄楠, 杨昕, 刘海龙. 基于等高线空间关系的鞍部点提取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410-421. |
[9] | 胡金龙, 唐梦鸽, 罗明良, 魏兰, 晏自红, 秦子晗. 基于DEM的一体化山地特征要素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422-430. |
[10] | 雷雪, 周毅, 李阳, 王泽涛. 基于DEM的黄土地貌逼近度因子构建及特征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431-441. |
[11] | 曹泽涛, 方子东, 姚瑾, 熊礼阳. 基于随机森林的黄土地貌分类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452-463. |
[12] | 顾文亚, 孟祥瑞, 朱晓晨, 邱新法. 基于BEMD分解的地貌分类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464-473. |
[13] | 吴钱娇, 陈玉敏. 基于CUDA的地表水动态模拟并行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505-515. |
[14] | 李培林, 刘小平, 黄应淮, 张鸿辉. 基于GEE平台的广州市主城区不透水面时间序列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3): 638-648. |
[15] | 李文梁, 汪驰升, 朱武. 中国大陆地区TanDEM-X 90 m DEM误差空间分布特征[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12): 2277-22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