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2, Vol. 14 ›› Issue (5): 635-643.doi: 10.3724/SP.J.1047.2012.00635
彭月, 何丙辉*
PENG Yue, HE Binghui*
摘要:
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通过GIS构建城市用地变化模型对重庆市城市用地20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其城市用地利用程度、城市用地多样性和城市用地重心变化进行了评价,并考虑人口和海拔因素,讨论了重庆市城市用地发展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中耕地面积最多,其次是林地,城市景观所占比例较轻。2000-2007年城市用地变化速率最强,耕地先增后减,林地先减后增,建设用地、水体和草地持续增加。(2)城市用地类型间转化关系反映区域内相应人为活动:1986-1995年,研究区有较多的毁林造田、毁草造田等农业开垦活动,城市化进程缓慢;1995-2000年,毁林造田、毁草造田等活动减轻,城市化扩张加快;2000-2007年,研究区的城市化进程剧烈。三峡工程蓄水对区域用地影响明显,淹没低海拔的部分地类。研究区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森林工程效果显著。(3)1986-2007年,耕地和林地重心迁移规律相反,二者关系紧密。未来的城市建设用地的重心偏向于北部的"两江新区"。城市用地利用程度逐渐加剧,北部土地利用程度更剧烈。城市用地类型多样化程度增加,城市用地类型多样化分布表现为东低西高,建设用地对区域城市用地类多样化影响显著。(4)城市用地变化受城镇人口和海拔影响明显,城镇人口的增加,加剧了城市 用地利用程度和结构的多样化;重庆主城区受地势影响明显,城市用地变化集中在低海拔的槽地和平坝区,导致研究区形成多个城市核心,呈"汤圆"散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