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抓手。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项目发展迅猛,2018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同额1257.8亿美元,涵盖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产业园区、能源、矿山、管网等众多项目类型。经过“一带一路”各国的共同努力,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正在形成。巨大的投资建设,使得“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受到了包括科学界在内的广泛关注。使得“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的相关研究逐步成为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为此,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等都设置有相关研究项目和课题。本专刊围绕“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遥感”主题征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地球大数据监测和分析:以重大工程项目为对象,采用遥感和GIS等地球大数据监测技术手段,开展的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减灾防灾等研究,解决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其他相关研究,如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演变格局、重大工程项目分布格局和发展态势分析、基础设施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联合国2030目标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本刊特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牛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邬明权副研究员任专辑特约主编。稿件格式参见《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投稿要求,稿件经由学报网站(http://www.dqxxkx.cn)在线提交。


牛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定量遥感、全球环境变化遥感、重大工程遥感、生态遥感、农业遥感等多个领域,在国内较早开展利用高光谱遥感提取植被叶绿素、C、N等生化组分研究的工作,为精准农业与碳储量遥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遥感温度反演方面,较早提出利用光学遥感辐射传输模型修正热红外遥感的思路。目前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2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公示2项;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国际合作、中科院知识创新等国家和部门项目10余项;获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3),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4)。

邬明权:博士,副研究员,硕导,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重大工程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农业遥感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高分专项课题、863子课题、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奖励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较早系统性的开展“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研究,编有我国首套带地理定位数据的“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数据集,以及《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报告和《境外产业园区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报告。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论文31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议专家;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IEEE Tra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农业工程学报,遥感学报等国际主流遥感杂志审稿专家。


发布日期:2019-09-26    浏览: 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