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2, Vol. 14 ›› Issue (6): 800-806.doi: 10.3724/SP.J.1047.2012.00800
冯喆1, 吴健生2, 高阳1, 彭建1, 宗敏丽2, 王政2
收稿日期:
2012-11-03
修回日期:
2012-12-05
出版日期:
2012-12-25
发布日期:
2012-12-25
作者简介:
冯喆(1984-),男,北京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E-mail:sucreal@126.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534)资助。
FENG Zhe1, WU Jiansheng2, GAO Yang1, PENG Jian1, ZONG Minli2, WANG Zheng2
Received:
2012-11-03
Revised:
2012-12-05
Online:
2012-12-25
Published:
2012-12-25
摘要:
景观多功能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需要一种既能体现景观多功能整体性,又能表征各功能间独立性的表达方法。本文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以500m栅格为最小评价单元,使用空间化的统计数据表征物质生产功能,使用植被生物量与土壤含碳量之和表征碳汇功能,使用潜在水土流失量与实际水土流失量的差值表征土壤保持功能,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结果表征生境维持功能,使用人口空间化数据表征居住功能。在计算5种景观功能强度后,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将土地栅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功能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景观功能强度可分为以农地为优势景观,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农业功能区域;以农地和城市用地为优势景观,以居住和碳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功能区域;以林草地为优势景观,以土壤保持和生境维持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域;以及优势景观不明显,各项功能均衡发展的过渡功能区域4类。该分类方法既可较好地表达多功能景观的功能分异和空间分异,又能为其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冯喆, 吴健生, 高阳, 彭建, 宗敏丽, 王政. 基于SOFM网络的景观功能分类——以北京及周边地区为例[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 14(6): 800-806.DOI:10.3724/SP.J.1047.2012.00800
FENG Zhe, TUN Jian-Sheng, GAO Yang, BANG Jian, ZONG Min-Li, WANG Zheng.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 Functions Using SOFM Neural Network: A Case Study from Beijing and Its Peripheral Area[J]. , 2012, 14(6): 800-806.DOI:10.3724/SP.J.1047.2012.00800
[1] Willemen L, Veldkamp A, Verburg P H, et al. A multi-scale modelling approach for analysing landscape service dynamic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100: 86-95. |
[1] | 吴琼, 李志刚, 吴闽. 城市口袋公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3, 25(12): 2439-3455. |
[2] | 邝嘉恒, 邬群勇. 接驳地铁站的共享单车时空均衡性分析与吸引区域优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7): 1337-1348. |
[3] | 邓雅文, 侯鹏, 蒋卫国, 彭凯锋, 荔琢, 邓越. 基于多特征指标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河源区范围自动划分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3): 469-482. |
[4] | 王琳, 钟泓文, 许章华, 王武林. Luojia-01夜光数据和“点轴发育”理论支持下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定量识别与分类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11): 2141-2152. |
[5] | 张子威, 黄秋昊, 陆羽, 李满春, 陈振杰, 李飞雪. 中国居民预期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9): 1575-1585. |
[6] | 许研, 纪雪洪, 叶玫. 基于出行时空数据的分时租赁汽车与网约车出行场景比较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8): 1461-1472. |
[7] | 王杏锋, 李代超, 吴升, 谢晓苇, 卢嘉奇. 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8): 1484-1496. |
[8] | 李清嘉, 彭建东, 杨红. 武汉市不同站域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特征关系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7): 1246-1258. |
[9] | 寇世浩, 姚尧, 郑泓, 周剑锋, 张嘉琪, 任书良, 王瑞凡, 关庆锋. 基于路网数据和复杂图论的中国城市交通布局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5): 812-824. |
[10] | 陈子龙, 王芳, 李少英, 冯艳芬, 陈建国. 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主导功能类型划分及其空间结构模式识别[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12): 2215-2231. |
[11] | 高楹, 宋辞, 郭思慧, 裴韬. 接驳地铁站的共享单车源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1): 155-170. |
[12] | 姚可桢, 岳书平. 网络大数据下的中国现代食甜习惯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6): 1202-1215. |
[13] | 孙小芳. 夜光遥感支持下的城市人口核密度空间化及自相关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11): 2256-2266. |
[14] | 邓敏, 蔡建南, 杨文涛, 唐建波, 杨学习, 刘启亮, 石岩. 多模态地理大数据时空分析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1): 41-56. |
[15] | 陈锐, 陈明剑, 姚翔, 王建光. 利用导航大数据挖掘城市热点区域关联性[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6): 826-8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