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2014, Vol. 16 ›› Issue (1): 1-7.doi: 10.3724/SP.J.1047.2014.00001
• 本期要文(可全文下载) • 下一篇
刘正佳1,2, 刘纪远1, 邵全琴1
收稿日期:
2013-04-17
修回日期:
2013-05-03
出版日期:
2014-01-05
发布日期:
2014-01-05
作者简介:
刘正佳(1986-),男,博士生,主要从事LUCC过程和生态模型研究。E-mail:liuzj@lreis.ac.cn
基金资助: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950902)。
LIU Zhengjia1,2, LIU Jiyuan1, SHAO Quanqin1
Received:
2013-04-17
Revised:
2013-05-03
Online:
2014-01-05
Published:
2014-01-05
摘要:
生态过程模型已成为探测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最适温度作为模型模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准确性对模型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001-2010年MODIS-NDVI、2001-2010年气象台站温度数据,以及2000年土地覆盖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将最适温度定义为适宜植物生长温度上下限之间所有月均温度的均值,并从植被类型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以期为生态过程模型的改进提供参数优化方案。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灌丛、草地、农田和建设用地的最适温度,依次为22.4℃、23.4℃、14.1℃、19.5℃、20.7℃、22.6℃、15.4℃、24.8℃和25.6℃。
刘正佳, 刘纪远, 邵全琴.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1): 1-7.DOI:10.3724/SP.J.1047.2014.00001
LIU Zheng-Jia, LIU Ji-Yuan, SHAO Quan-Qin. Optimum Temperature of Vegetation Growth for Various Land Cover Types in China[J]. , 2014, 16(1): 1-7.DOI:10.3724/SP.J.1047.2014.00001
[1] Tian H, Melillo J, Lu C, et al. China's terrestrial carbon balance: Contributions from multiple global change factors[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11, 25(1): GB1007. |
[1] | 牛方天, 孙林, 于会泳, 马超. 地表反射率遥感数据支持的火烧迹地面积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3, 25(9): 1855-1868. |
[2] | 巫磊, 吴文挺. GEE平台下结合滤波算法和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遥感提取最优时间窗口确定[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3, 25(3): 606-624. |
[3] | 谢昭颖, 沈润平, 黄安奇, 邢雅洁, 王云宇, 刘晓利. 基于改进S-G滤波和非监督分类局部核回归的中国LAI时序数据融合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3, 25(11): 2249-2267. |
[4] | 杨泽航, 王文, 鲍健雄.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黑河中游地区生长季早期作物识别[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5): 996-1008. |
[5] | 谌稳, 孙立群, 李晴岚, 陈晨, 李家叶. 一种基于图论重构MODIS EVI时间序列数据集的新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4): 738-749. |
[6] | 薛守业, 徐海燕, 甘子鹏, 梁冰妍, 种碧莹, 王莉, 张博, 李小明, 李莉莎, 毛楠, 刘桂民, 吴晓东. 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集与制图:回顾与展望[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3): 421-436. |
[7] | 刘恒孜, 吕宁, 姜侯, 姚凌. 基于DCT-PLS算法的MODIS LST缺值填补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2): 378-390. |
[8] | 高书鹏, 刘晓龙, 宋金玲, 史正涛, 杨磊, 郭利彪. 热带山区高时空分辨率NDVI融合精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 24(2): 405-419. |
[9] | 管琪卉, 丁明军, 张华, 王鹏. ESTARFM算法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6): 1118-1130. |
[10] | 彭妍菲, 李忠勤, 姚晓军, 牟建新, 韩伟孝, 王盼盼.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GEE平台的博斯腾湖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6): 1131-1153. |
[11] | 姜伊兰, 陈保旺, 黄玉芳, 崔佳琪, 郭宇龙.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和NDVI时序差异指数的作物种植区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5): 938-947. |
[12] | 李宇君, 张磊. 基于沙地指数模型的沙地监测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4): 680-691. |
[13] | 陈如如, 胡中民, 李胜功, 郭群. 不同数据源归一化植被指数在中国北方草原区的应用比较[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9): 1910-1919. |
[14] | 李婉, 牛陆, 陈虹, 吴骅.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表温度鲁棒降尺度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8): 1666-1678. |
[15] | 阿依尼格尔·亚力坤,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刘素红, 杨帆, 何清, 刘永强. 新疆沙漠地区地表宽波段比辐射率遥感估算[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8): 1743-17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