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分析综合应用
温颖, 高美玲, 王彬, 董金芳, 闫泽祥, 李毓旻, 李振洪
【目的】 内陆水体演变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近年来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夏季高温对内陆水体的影响尚待进一步关注。【方法】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易捕捉细小水体的内陆水体大范围精细化识别方案;采用线性斜率与变异系数揭示了陕西省2016—2022年夏季县域尺度内陆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估算的逐日近地表气温最高值,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与全局莫兰指数量化了高温和内陆水体面积的时空关联性;最后结合多源自然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高温对内陆水体的驱动过程。【结果】 ① 构建的内陆水体识别方案总体精度为0.967,Kappa系数为0.924。研究时序内陕西省内陆水体空间分布不均,水体分布较少的地区具有较高的波动性; ② 以TXx、TX5d、TX7d、TX10d、TX15d及TX90p表征的不同高温状况与内陆水体面积的时空关联性均呈负相关,其中TX10d与内陆水体面积的时空关联性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812,全局莫兰指数为-0.173); ③ 陕西省内夏季高温对内陆水体呈负向抑制作用(回归系数为-0.110 ~ -0.483),尤其气候干旱且水体分布较少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以及关中地势低平地区易显高温抑制作用。从气候干旱的陕北地区到气候湿润的陕南地区,高温与水体面积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逐渐减小,表明了气候干旱且降水不足,则凸显高温抑制作用;而气候湿润且降雨充沛,则能够缓解高温对水体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地表径流对内陆水体呈正向作用(回归系数为0.110~0.449),气候变暖促使地表径流增加,有利于内陆水体扩增。【结论】 研究时序内陕西省内陆水体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水体面积与持续性高温具有强相关性。水体面积变化对高温的响应过程受多因子的共同作用而呈现出地区差异,相较于气候湿润地区,气候干旱地区的水体面积受高温抑制作用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