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监测预警是守护公共健康、捍卫公共卫生安全、稳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关键防线。展望2030年,我国旨在构建一个多维触发、迅捷响应、科学精准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致力于将疫情的早期识别、专业分析和预警能力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时空分析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揭示疫情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识别传播路径和潜在风险,为疫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传染病监测预警正迎来新的发展需求和应用趋势。当前,时空分析技术正逐步整合气候、人口迁移、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数据源,以全面分析和预测传染病的暴发、演进和流行态势,实现对疫情异常迹象或潜在流行风险的智能化识别。同时,面对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上升的跨区域、跨物种传染病传播风险,时空分析技术需与其他尖端技术如影随形,以实现对传染病传播轨迹的实时监控,迅速定位疫情热点和可能的暴发源头,从而大幅提升对传染病传播模式预测的精确度。为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时空分析技术在传染病监测预警领域的学术交流,现拟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设立专刊,刊登本领域的综述、理论方法、分析技术及应用方面的论文,欢迎广大同行踊跃投稿。
论文选题
本专刊以“智慧化传染病时空监测与预警方法”为主题,侧重时空分析方法和技术在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中的创新性研究和应用。
选题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主题:
1、传染病多源多模态监测数据融合方法与应用
2、传染病时空分布周期性探测方法与应用
3、传染病疫情热点和暴发源头区域识别方法与应用
4、传染病发生和传播风险要素识别及影响形式探究方法与应用
5、传染病风险预测和场景模拟方法与应用
写作要求
论文撰写要求选题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方法正确,结论可信,体现创新,文字练达,逻辑清楚。论文需符合《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文稿格式规范要求。经编辑部审核和专家审稿通过的稿件,将在学报予以正式发表。
投稿事宜
请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官方网站系统投稿,投稿时选择“智慧化传染病时空监测与预警方法”栏目。
客座编辑简介
张岸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全息地图与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开展了全息地图多重表达建模与分析、基于时空图谱方法的人口环境健康分析等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近5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20篇,参与专著与图集编撰1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