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稿背景与主题
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引入空间思维,强调空间概念,综合利用时空信息技术和应用平台,探索、解释与模拟人文社会现象的空间形态与过程。通过跨学科技术和理论交叉,产生了系列的学科分支与新的研究领域,比如空间计量经济学、社会地理计算、历史GIS、文学GIS、艺术GIS等。随着地理信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增加,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亟需完善。另一方面,随着空间大模型、数字孪生等地理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如何应用和发展这些技术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实现空间智能驱动的交叉学科研究新范式,面临巨大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整合时空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从数据采集与处理、时空分析与高维可视化、模型构建与知识发现,到社会系统模拟与预测的完整研究链条,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也直接关乎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和体系构建。本专刊拟聚焦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理论新进展,进一步推动信息地理新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交叉融合,征集相关研究,以专栏形式发表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
二、征文方向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
(2)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3)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展;
(4) 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
(5)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三、专题召集专家简介
林珲 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主席。目前任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科学委员会委员与南昌分中心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首批江西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云多雨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多年来,他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米勒奖,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奖项。
秦昆 教授 :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等学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社会遥感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时空大数据分析、遥感图像挖掘、空间人文与社会地理计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
孟斌 教授: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主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2008)。研究兴趣包括空间数据分析、时空行为、地理大数据挖掘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201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等。
牟乃夏 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空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等多个分委会的委员,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译教材4部,被全国百余所高校采用为相关课程的教材,现科研方向为空间智能、社会感知与轨迹大数据挖掘等。
董冠鹏 教授: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持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中心项目,合作主持和参与多项英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重大、重点项目。获英国经济社会理事会(ESRC) Jon Rasbash Memorial Priz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国际地理联合会(IGU)青年学者奖。长期从事多尺度时空统计模型方法创新研究,在Science Bulletin、Annals of AAG、GA、IJGIS等地理学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四、论文撰写要求和投稿事宜
选题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方法正确,结论可信,体现创新,文字练达,逻辑清楚。论文需符合《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文稿格式规范要求。经编辑部审核和专家审稿通过的稿件,将在学报予以正式发表。
稿件一旦录用,即可在中国知网首发。
请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官方网站系统投稿。投稿时请选择“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