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专刊征稿: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征稿中)—已刊发


 一、背景  

社会感知(Social Sensing)是以各类手机定位、社交媒体、出租车轨迹、公交刷卡等地理大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并扩展GIS空间模型和分析方法,通过数据融合、机器学习等手段,提取人的时空行为模式,反演人文及社会经济要素的地理空间特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感知”为研究核心,成为地理学研究新的活跃领域。

大数据由于其数据来源多样,并且数据产生一般带有“自发性”,并非针对解决特定地理问题而设计(宋长青,2016),因此在很多地理大数据挖掘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大数据的表象进行深入剖析,将可观测、可感知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内在规律进行细致研究。近年来,以“社会感知”为代表的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发现在相关研究中,存在标注数据标准难以统一、感知结果可解释性不佳、地理知识表达欠缺等制约社会感知研究提升的相关问题。本专刊聚焦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共同推进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升。

 二、征文方向  

本专刊以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为主题,侧重于社会感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基于社会感知的地学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选题范围包括但不仅局限于如下主题:

1.    社会感知研究进展与展望

2.    社会感知研究理论与方法

3. 社会感知与社会计算

4. 社会感知与智慧城市

5. 社会感知与时空行为

6. 社会感知与数智人文

7. 社会感知与人类环境

8. 社会感知与健康地理

9.  社会感知与GeoAI

10. 其他相关研究

 三、写作要求  

论文撰写要求选题新颖,亮点突出,方法合理可行,数据可靠,结论可信,文字精炼,逻辑清晰。论文需符合《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文稿格式规范要求。经编辑部审核和专家审稿通过的稿件,将在学报予以正式发表。

 四、投稿事宜  

请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官方网站系统投稿,投稿时选择“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栏目。

 五、特邀主编  

孟斌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主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2008)。研究兴趣包括空间数据分析、时空行为、地理大数据挖掘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201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等。

       秦昆:博士、博士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GIS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时空大数据分析、遥感图像挖掘、空间人文与社会地理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已结题2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刘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近年来在地理大数据理论和方法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参与或负责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担任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Journal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社会学术任职有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发布日期: 2021-09-22    浏览: 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