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inal Article

The Evolution of Gravity Cent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esin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 LIN Rongping ,
  • QI Xinhua* ,
  • YE Shilin ,
  • SHU Xiaoling ,
  • LIN Yuexi
Expand
  •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Xinhua, E-mail:

Received date: 2013-06-19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4-02-18

  Online published: 2014-07-10

Copyright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 所有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phenomenal development,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growth poles in Southeast China. However, some problems, such as urban spatial reorganiz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emerge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Extensive studies on SFGD focus on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dynamics and industrial strategies, which is inadequate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even development within this region. Especially, it is unable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SFGD and its uneven spatial pattern, the Nich valu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the method of gravity center model are introduced to explor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ynamic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SFGD, in the years between 2000 and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larization in SFGD. The gravity center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seconda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were concentrating on the northeastern Xiamen since 2000, and the trend of a East-West polarization was obvious; 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Xiamen and Quanzhou was intensive while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d a leading effect on the cent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moved back since 2008 while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was weakened; thirdly, with the linear movement trend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towards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SFGD, the growth of the seconda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of Zhangzhou fell behind, compared with the coast area of the northeast SFGD.

Cite this article

LIN Rongping , QI Xinhua* , YE Shilin , SHU Xiaoling , LIN Yuexi . The Evolution of Gravity Cent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esin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 16(4) : 560 -567 . DOI: 10.3724/SP.J.1047.2014.00560

1 引言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物理学上的“重心”引入到区域经济、产业、城市群、环境等研究领域中[1],以表征区域内相应属性子矢量的合力点,并通过重心变迁揭示区域发展方向与动态演变过程[2-7]。正是由于重心能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直观揭示区域发展程度、速度差异等特征,因此,它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的有益补充而成为宏观分析的重要测度指标,并在区域发展方向、区域协调,以及空间发展政策评估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8]
福建沿海的闽南金三角地区(包括厦门、漳州、泉州3个地级市,以下简称厦漳泉)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开放区之一,也是福建省实力最为雄厚的经济高地。然而,由于不同的区位条件、国家政策等因素,闽南金三角内部经济发展呈现较大差异。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契机下,闽南金三角城市化、一体化进程大大加速,由于区域不平衡而引发的城市空间重组、区域协调等问题凸显。现有文献侧重于本区域发展对策、产业战略、制度构建等定性描述,对于闽南金三角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动态发展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9-12],未能为协调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区域极化提供直观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闽南金三角2000-2012年间的经济增长重心及三次产业重心演化轨迹等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空间演化特征、逻辑联系进行梳理,试图从时空角度揭示闽南金三角地区发展的方向性、时空演化特征与规律,以此加深对厦、漳、泉三地的城市发展转型、区域协调,以及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理解,为区域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2 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2.1 地理背景

“闽南金三角”概念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1年首次提出[13],包括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土地面积为2.6万km2,占福建省的20%。2012年常住人口1686万人,GDP 9530.79亿元,分别占全省44.98%与48.37%( 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13年》。)。随着2004年“厦漳泉城市联盟宣言”的发布、2010年厦漳泉一体化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13]。除了要加强内部的区域融合外,闽南金三角地区也将被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区域。然而,一直以来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及重要的对台口岸,往往得到更多的政策及经济倾斜,客观上造成厦门与周边的漳州、泉州的发展落差。这种落差不仅表现为地区间的非均衡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等方面,制约了区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同城化背景下,厦漳泉之间必然要克服地区间明显的经济发展等级差异。因此,把握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发展动态,尤其是从时空维度掌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特征就显得十分迫切。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ArcGIS为平台,构建厦漳泉三地2000-2012年的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数据库,并采用重心、相对增长率等方法。经济增长量、三次产业产值用来刻画厦漳泉三地间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以及各产业时空演变特征;相对增长率则用于进一步揭示三次产业发展速度及区域差异,并验证重心分析结果。
2.2.1 重心测度方法
(1)重心位置
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平面单元构成,其中,第i个平面单元的重心坐标为(Xi , Yi),Mi为该单元某属性的量值,则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坐标为[14]
x ̅ = i = 1 n M i X i i = 1 n M i y ̅ = i = 1 n M i Y i i = 1 n M i (1)
式(1)中,若属性值Mi为空间单元的面积,所求的坐标为区域的几何中心。在计算重心时,取行政中心坐标作为空间单元的重心坐标,经济增长量及三次产业产值作为空间现象的属性值。当某一空间现象的重心明显区别于区域几何中心时,则表示这一空间现象的不均衡分布,即发生“重心偏离”,偏离的方向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15]。偏离的距离则表示了均衡程度,偏离距离越大,区域间发展越不均衡。
(2)重心间距
D表示第i+1年与第i年重心迁移的距离,则其计算公式为[14,16]
D = D i + 1 - D = c * X i + 1 - X i 2 + ( Y i + 1 - Y i ) 2 (2)
其中,c=111.11,为转化为平面距离的常数。
2.2.2 相对增长率
Nich指数是一个能够反映对相对增长量的差异的指标[17],可用来衡量各个区域在某一时期内相对于整体研究区域的发展速度[18],不少学者通过它以表示地区经济状况[17-20],在本文中采用Nich指数来表达区域间的产业相对增长率,其计算公式 为[20-21]:
Ni c h 1 = ( Y 2 i - Y 1 i ) ( Y 2 - Y 1 ) (3)
式(1)中,Nich1为厦漳泉地区第一产业的相对增长率,Y2iY1i分别代表i地区在所测时间段首末的第一产业产值,Y2Y1分别代表厦漳泉三市所测时间段首末的第一产业平均产值。第二、三产业Nich指数计算方法与第一产业相同。当Nich值大于1时,即表示i地区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个地区水平。

3 厦漳泉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重心的演变

本文以2000-2012年共13年为时间序列,由福建省统计年鉴(从2001至2013年)提取厦漳泉三地经济数据,包括1个副省级市(厦门市)、2个市辖区(泉州、漳州市辖区)、16个县(县级市)的三次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与其增长量等。为消除价格波动因素,以及便于不同时期指标的对比,每个指标数据均采用可比价格,且经济增长量以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与上一年度的差值计算。各单元的行政中心坐标根据Google earth软件获取,其余矢量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

3.1 厦漳泉地区经济增长重心的时空动态特征

自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均偏离几何中心,集聚于厦门市东北部(图1),凸显出厦门市作为整个厦漳泉地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位。经济增长重心主要表现西南-东北方向上的波动,特别是2003-2012年间,厦门与泉州彼此间的相互角力、拉锯现象明显,体现经济增长重心来回移动。其中,2009-2010年的经济增长重心移动了4989.51 m,而13年间经济增长重心平均每年的位移仅为1666.45 m。从13年间的位移过程来看,厦漳泉地区经济的不均衡性并未减小,漳州对经济增长重心的吸引力较弱。
Fig.1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图1 厦漳泉地区经济增长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

3.2 厦漳泉地区产业重心的时空动态特征

3.2.1 第一产业重心
漳州市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业特色明显。厦漳泉第一产业重心分布于漳州市东北部与厦门市交界,但该产业重心及其变动主要集中于漳州市境内,占重心总数的77%。除2001-2002年外,第一产业重心逐年向厦漳泉西南部地区(漳州)转移,重心直线型迁移规律明显。2000-2012年该重心平均每年移动989 m,位移10 974.53 m,是经济增长重心的16.8倍。从2008年开始,第一产业重心西南向迁移态势有所收敛,但就重心而言,农业仍是漳州目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Fig.2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r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图2 厦漳泉地区第一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

3.2.2 第二产业重心
厦漳泉地区第二产业不平衡发展态势有所收敛,厦门仍成为工业发展的高密度区。从空间分布上看,厦漳泉地区的第二产业重心亦集中于厦门市境内的东北部,偏离几何中心,从中揭示出第二产业产值在厦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第一产业重心迁移方向相似,第二产业重心亦表现出明显的西南向迁移趋势,闽南金三角西南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力逐渐增强。特别是在2009-2011年,第二产业重心共移动2369 m,占整个重心移动距离的34.8%,地区间的第二产业不平衡性进一步缩小。
Fig.3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r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图3 厦漳泉地区第二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

3.2.3 第三产业重心
厦漳泉第三产业重心2008年开始回迁,产业发展向厦门地区倾斜。与第一、二产业重心不同的是,厦漳泉第三产业重心首先在2000-2006年逐渐向东北部(泉州地区)迁移,尤其是2002年以后,泉州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使得重心迁移方向幅度变大。2006-2008年,该重心出现小幅度往返波动。从2008年开始的重心回迁表明西南向的第三产业从2008年起吸引力逐步回升并得到加强。距离方面,2000-2012年重心位移1609.28 m,约为经济增长重心的2.5倍,是三次产业中重心位移最小的。泉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但当前厦门仍是第三产业高度集聚区。
Fig.4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r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图4 厦漳泉地区第三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

3.3 经济增长与产业重心的对比分析

比较厦漳泉地区经济增长重心与三次产业重心的动态演变轨迹(图5)发现:从经度和纬度上看,厦漳泉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重心均在2000- 2012年间下移,且第一产业下滑幅度、速度最大,2002-2012年经纬度分别下滑0.091°、0.050°,第二产业则为0.053°、0.032°。这说明厦漳泉偏西、偏南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在西南地区第一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活力。第三产业重心位置在2000年与2012年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重心下滑的同时,特别是在2005-2012年间,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增长重心均在经、纬度上向同一方向收敛(118.2°E,24.65°~24.7°N),一定程度上体现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牵引带动作用,使得经济增长重心位置在13年间第二产业重心下滑时基本保持不变。
Fig.5 The compare of dynamic evol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on longitude and latitude

图5 厦漳泉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对比(单位:°)

总体上,三次产业重心均偏离几何中心,尤其是经度位置,反映出几何中心以东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从产业重心演变过程及趋势来判断,厦漳泉的东部地区经济极化现象和产业不均衡性发展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3.4 三次产业相对增长率的差异

由式(3)计算出厦漳泉地区2000-2012年13年的三次产业相对增长率(表1)。从表1可知, 19个地区(区、县级市)中,8个地区的第一产业Nich指数大于1,其中7个位于漳州市,表明这些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增量速度大于整个地区。其中,漳州中南部地区的平和县最高(3.41),其次为漳浦县、龙海市。相对而言,泉州市第一产业Nich指数最高的仅有安溪县(1.65)。厦门第一产业Nich指数出现负增长,与当地的三次产业发展政策、城市化进程相一致。
Tab. 1 The Nich value of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from 2001 to 2011

表1 2000-2012年厦漳泉地区三次产业Nich指数

地区 相对增长率 地区 相对增长率
第一产业(Nich1 第二产业(Nich2 第三产业(Nich3 第一产业(Nich1 第二产业
Nich2
第三产业(Nich3
厦门市 -1.45 5.12 5.29 漳州市辖区 0.42 0.86 1.01
泉州市辖区 0.00031 1.82 2.23 龙海市 2.24 0.82 0.81
石狮市 0.75 0.85 0.90 云霄县 1.65 0.36 0.24
晋江市 0.16 2.27 2.43 漳浦县 2.32 0.68 0.59
南安市 0.16 1.53 1.56 诏安县 1.96 0.45 0.26
惠安县 0.33 1.26 1.17 长泰县 0.59 0.28 0.19
安溪县 1.65 0.81 0.65 东山县 1.55 0.27 0.21
永春县 0.66 0.45 0.55 南靖县 1.86 0.46 0.27
德化县 0.14 0.32 0.29 平和县 3.41 0.26 0.23
华安县 0.61 0.12 0.11
Fig.6 The Nich value of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Fujian Golden Delta (SFGD)

图6 厦漳泉地区三次产业相对增长率

相应地,厦门、泉州的二、三产业发展较为突出,厦泉两地东南沿海成为二、三产业发展高地。厦门市二、三产业相对增长速率均居于首位(5.12和5.29),远远大于整个地区的产业增长量。晋江市次之,分别为2.27和2.43,其余地区如泉州市辖区、南安市和惠安县的二、三产业Nich指数亦大于1。漳州地区则只有市辖区的第三产业Nich指数略大(1.01),其余则普遍偏低。
从平均水平来看,泉州市三次产业平均相对增长率分别为0.48、1.16、1.22,漳州市分别为1.66、0.45、0.39,而整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则为1.00、0.99、0.99,漳州市与厦、泉两地的二、三产业发展差距明显。对比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发现厦门地区周边的县、县级市二、三产业Nich指数均较高,符合“核心-边缘”发展态势。在此格局下,一些重要的课题,如厦门市经济极化发展的带动效应,漳州市如何通过第一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能量更高的产业势能而避免边缘化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4 结论与讨论

(1)2000-2012年间,厦门市是经济增长及二、三产业重心的高密度集聚区;不同年份重心迁移幅度不同,主要体现在经度与几何中心存在一定的偏离,且东西向的经济非均衡性较大。
(2)2003-2012年间,厦、泉两地的经济增长重心博弈、角力激烈,重心位置来回波动,13年间第二产业重心与第一产业重心不断往西南向迁移,第二产业的非均衡性发展有所收敛。在2008年后,第三产业重心在东北向移动后开始回迁,第三产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牵引效应。
(3)厦漳泉地区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部沿海地区经济优于西南内陆地区,极化现象明显。漳州市农业增长速度大于区域整体水平,二、三产业则明显滞后;厦门市二、三产业增速优势明显,泉州经济活动能力次之。
经济能量的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22]。同城化背景下,厦漳泉地区应更多地将产业承接、“退二进三”等产业政策,与二、三产业集聚的厦门市,以及第一产业西南向迁移的漳州市结合起来,着重研究如何将漳州西南地区的农业优势转换为经济能量更高的产业势能,增强漳州市二、三产业重心的吸引力。目前,本研究仅关注2000-2012年间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重心迁移的时空特征,随着厦深高铁的贯通、区域内港口整合等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闽南金三角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将呈现新的发展格局,相关重心的迁移机制、驱动因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陈志刚,王青,黄贤金,等.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4):457-458.

[2]
孙希华. 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1,3(1):27-31.

[3]
林巧莺,林广发,陈志鸿,等.近20年来厦门市滩涂养殖时空演变与政策驱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2):9-13.

[4]
张红,杨小唤,王新生,等.荆江分洪区人口分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2):24-30.

[5]
丁焕峰,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延边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0):1629-1633.

[6]
过仲阳,林珲,江吉喜,等.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传播成因[J].地球信息科学,2003,5(1):5-10.

[7]
王伟.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重心轨迹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53(3):20-28.

[8]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2):249-254.

[9]
姚士谋. 闽南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8(4):5-8.

[10]
曾月娥,伍世代,李永实,等.基于GIS的泉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95-98.

[11]
黄如良. 服务业非均衡分布与区域发展——厦漳泉地区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6(6):7-12.

[12]
林树枝,许海溪,杨权.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及对策研究[J].建设科技,2011,10(21):64-66.

[13]
陈雯,陈顺龙,等.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重塑发展新格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9-40.

[14]
王彬,王宜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11,30(10):1882-1889.

[15]
李秀彬. 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19(3):254-257.

[16]
杨蕾,杜鹏,夏斌.1979-2007年广东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7):70-72.

[17]
慕晓飞,雷磊.东北地区重心演变及区域发展均衡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366-367.

[18]
蒋天颖.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6):22-29.

[19]
陈修颖.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22-29.

[20]
范丽丽,李晓东.新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9,11(2):94-98.

[21]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级经济差异动态研究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785-787.

[22]
董光器. 城市总体规划(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5.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