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GIS Data Model under Geographic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HU Di1, 2, 3, *, , LV Guonian1, 2, 3, JIANG Nan1, 2, 3, CAO Weican1, LIU Longyu4, LI Yang1, 2, 3
1.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3. Jiangsu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23, China4.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e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applying GIS technology, and conducted extensive explorations in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GIS databas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However, most of these researches are technology-dominated applications. The organization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stly focuses on specific topics or applications, lacking data model for the historical GIS basic software.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our elements of history: time, place, person, and event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integrating geography to emphasize the idea of the "man-earth relationship" and abstracting historical information into historical figures, events, features and scen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and experiences/processes. This paper proposed and designed a general historical GIS data model, discussed the composition, attribute, storage scheme of space-temporal o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temporal objects in the data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taking the storage and visualization of typical historical figures, events, features and scenes as examples.
Keywords: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historical GIS
;
spatial-temporal data model
;
temporal GIS
;
object-oriented
HUDi, LVGuonian, JIANGNan, CAOWeican, LIULongyu, LIYang. Historical GIS Data Model under Geographic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8, 20(6): 713-720 https://doi.org/10.1208/dqxxkx.2018.180025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历史学与信息化结合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应用
1
201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到数字化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到数字化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A talk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medi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Jiankang in the six dynasties
1
2004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A talk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medi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Jiankang in the six dynasties
1
2004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基于GIS的佛山城市文化遗产景观风险性的评估
1
2008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基于GIS的佛山城市文化遗产景观风险性的评估
1
2008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原型实现
1
2011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原型实现
1
2011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构想及其价值与意义
1
2016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构想及其价值与意义
1
2016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设计、理念与应用
1
2017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设计、理念与应用
1
2017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明长城军事聚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明长城军事聚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axia genealogy GIS platform
1
2010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axia genealogy GIS platform
1
2010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基于GIS的家谱资源整合集成研究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
基于GIS的家谱资源整合集成研究
1
2002
... 历史GIS数据模型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 CCTS)将历史政区信息按朝代划分为时间段进行分层组织,难以反映政区的连续演变过程[5].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将地名(或区域)的名称、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属性稳定不变的时间段称为生存期,以若干具有不同生存期的记录数据来实现对地名连续演变过程的描述[6,7].满志敏[8]提出了一种由二维空间网格和生存期序列组成的三维时空过程数据概念模型,用以描述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陈刚[9]设计了“历史事件-时间段(起始点、结束点)-历史人物-空间地域”四元体模型,建立了涵盖地名、人物、河渠等历史要素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李凡等[10]在佛山历史GIS数据库中,将时间作为属性数据加入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特征的表示法和属性表结构,并以某一历史景观空间数据为基准进行增减的方式描述历史景观.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其中,地理底图数据库包括不同时期的基础地形图、地名图、行政区划图、自然环境状况等基础地理数据;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包括王府、胡同、故居、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专题数据[11].“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城址城市、民族宗教、文化传播等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12,13]. 杨申茂等[14]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军堡作为基础的空间节点、九边军镇层次体系作为空间隶属关系,构建了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闾国年等[15]、胡迪等[16]在家谱GIS研究中,设计了以时间数据模型、地名数据模型为支撑,以家谱元数据模型、家谱条目数据模型和家谱世系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家谱GIS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实现了家谱信息在统一时空框架下的统一组织.综上所述,现有的历史GIS数据模型主要是历史GIS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面向特定专题或应用,是应用GIS对历史、历史地理信息按照技术的观点进行组织的,通用性差,亟需遵循历史、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发展历史GIS基础软件层面的通用数据模型. ...